
制圖:張玉階
1976年的9月9日
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逝世45周年
毛澤東同志
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理論家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
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
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
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00:21
在毛主席紀念堂二樓的毛澤東革命業(yè)績紀念室里,有兩副特殊的老花鏡,一副去掉了左腿,一副去掉了右腿,這是為毛澤東讀書而特制的。因為身體原因,晚年的毛澤東經(jīng)常要躺在床上讀書、看文件。他喜歡側臥,戴普通眼鏡非常不方便,靠床側的鏡腿總是會硌著臉。為了讓他看書時舒適一點,工作人員特意為他訂制了這兩副老花鏡,左側臥時戴沒有左腿的,右側臥時戴沒有右腿的。這兩副老花鏡也是毛澤東堅持讀書、手不釋卷的見證。毛澤東的一生酷愛讀書,他常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薄帮埧梢砸蝗詹怀裕X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span>當年,毛澤東在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堂(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學)就讀期間,由于學校課程有限,加上校規(guī)刻板,他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退學,并且制訂了一個自修計劃,每天到位于長沙定王臺的湖南圖書館去看書。那時,他寄居在長沙新安巷的湘鄉(xiāng)會館,每天早出晚歸,步行3里路到省圖書館,風雨無阻,從不間斷。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回顧這段經(jīng)歷時說:“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看書。我非常認真地執(zhí)行,持之以恒。我這樣度過的半年時間,我認為對我極有價值?!?/span>踏上革命的道路后,毛澤東十分忙碌,但他始終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他認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span>對于喜歡讀的書,他都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讀,直到吃透書的主要內容。毛澤東最愛讀的書是《共產(chǎn)黨宣言》。1939年底,他就說過“《共產(chǎn)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chǎn)黨宣言》”,很難說清他一生一共讀了多少遍。延安時期,他還在窯洞里借著煤油燈微弱的光亮,把李達所著的《社會學大綱》整整看了10遍,并在書眉和空白處寫下了1萬多字的批注。后來,從毛澤東在中南海的故居保留下來的書籍中,可以看到許多書的封頁上畫有四五個圈,有些書頁面上留有紅、藍、黑各色筆跡的圈劃批注,這些都是他不同時期反復閱讀留下的手跡。毛澤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讀書學習的一生。晚年他視力減退,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天天看書,毛主席紀念堂里的那兩副特殊的老花鏡就是見證。直到生命最后時刻,他仍然在讀書。據(jù)毛澤東逝世前一天的護理記錄記載,1976年9月8日,他從昏迷中醒了11次,就看書和文件11次,最后一次是在9月8日下午4點37分。7個多小時后,一代偉人與世長辭。上世紀60年代初,當時毛澤東在杭州登丁家山,隨行人員沒有帶拐杖,就到附近農(nóng)家砍了一根竹子,簡單處理了一下給他當作拐杖用。登山途中,毛澤東鄭重地問工作人員砍人家竹子有沒有付錢?得知老鄉(xiāng)雖不收錢,但工作人員還是堅持付了錢后,毛澤東很高興,贊揚工作人員做得對。大家沒有料到的是,毛澤東會對這樣一根平平無奇甚至略顯“簡陋”的竹拐杖喜愛有加,使用后特意叮囑工作人員不要丟掉,要帶回北京去。后來,這根從野外帶回的竹拐杖一直陪著他,或是在中南海散步,或是重返革命老區(qū),或是外出視察……196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訪問中國,到長沙與毛澤東會面。一天散步時,胡志明突然向毛澤東提出交換拐杖,以資紀念。毛澤東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揚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說對方的拐杖“太漂亮了”,委婉而風趣地拒絕了。表面上看,毛澤東珍視的是一根普通的竹拐杖,實則他真正視若珍寶的是共產(chǎn)黨人艱苦樸素的作風和傳統(tǒng)。哪怕是細微小事,他也絕不肯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湖南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內,還可以在他的遺物中發(fā)現(xiàn)諸多粗糙簡陋的用品。單腿的眼鏡、拼接縫補的舊衣、老舊的書箱等等,都和這根竹拐杖一樣,訴說著他是如何一生拒奢侈崇儉樸,如何時刻不忘艱苦樸素的。皮鞋和拖鞋補了又補,一直補到不能再補,毛澤東仍然舍不得扔掉。瑞金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館藏了一本不同尋常的賬簿,賬簿是三十年代寧都縣長勝鄉(xiāng)鏟田區(qū)政府自制的伙食賬簿,其中一頁用毛筆直排寫有“8月18日,主席毛澤東付還食宿費大洋一元四角五分”,落款為“陳奇寒”。它見證了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同志深入實際、關心群眾、廉潔自律的一個動人故事。1933年8月17日,毛主席與往常一樣,身穿灰衣裳,腳穿黑布鞋,同警衛(wèi)員小吳,在江西軍區(qū)參謀長陳奇涵(寒)等人的陪同下,一大早來到長勝縣鏟田區(qū),分組深入農(nóng)戶,召開調查會,與群眾促膝談心。不知不覺,已到午飯時刻,區(qū)政府主席看到毛主席來了,心情格外激動,正要通知廚房加菜,卻被毛澤東制止了。午飯過后,毛主席立即在區(qū)政府召開干部座談會,對糾正查田運動中的錯誤和發(fā)展蘇區(qū)經(jīng)濟問題作了重要指示。會間,區(qū)主席依然坐立不安,總覺中午的飯菜太寒磣,太委屈毛主席這樣的高級干部了,想在晚上給他加菜,于是,想悄悄離開會場,通知管理員去采辦此事。這時正在講話的毛主席似乎發(fā)現(xiàn)了區(qū)主席的動機,他制止了區(qū)主席的進一步舉動,接著跟大家強調了干部作風問題,指出下鄉(xiāng)本是聯(lián)系群眾,區(qū)鄉(xiāng)干部對于上級領導來檢查工作不要搞得興師動眾,不要總想著不去弄點好吃的東西來招待領導就不是滋味,強調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要以發(fā)展蘇區(qū)經(jīng)濟,支援革命戰(zhàn)爭,改善群眾生活為任務。毛主席的話博得了到會干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此時,區(qū)主席才感到剛才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次日清晨,毛主席同警衛(wèi)員要趕回瑞金,臨走前,毛主席特意交待警衛(wèi)員到區(qū)財政部結清食宿賬。小吳來到區(qū)財政部,長工出身的財政部長覺得很難為情,無論如何也不肯收錢,小吳推辭不過,只好默默地追上了先行的毛主席,并將財政部長拒收費用的事如實地報告毛主席。毛主席聽后很是生氣,指示小吳立即返回鏟田,一定要結清食宿賬。陳參謀長覺得距離區(qū)政府已遠,怕耽誤毛主席的工作,便主動承擔了轉交食宿費的任務。毛主席緊緊握住陳奇涵的手再三叮囑:“奇涵同志,這件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把它辦妥。我們是黨的干部,應該帶頭廉潔奉公,這樣才能真正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span>陳奇涵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即特地回到鏟田區(qū)政府,轉交毛主席的食宿費。當區(qū)主席和老部長知道這件事后,老部長當即拿出伙食帳簿,鄭重地在賬頁上記下:“8月18日,主席毛澤東付還食宿費大洋一元四角五分?!?/span>1953年,這本不同尋常的賬簿被捐贈給瑞金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收藏,如今展示在陳列館內,每當人們看到它,無不動容,無不感慨。毛澤東的家風,有一個醒目的標簽:嚴。教子嚴,律己嚴,持家嚴。毛澤東對子女品格修為的要求非常高。他教育子女要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對待他人。1946年1月,毛岸英從蘇聯(lián)回到延安。相別19年的父親讓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下洋裝,換上布衣,到陜北貧瘠的鄉(xiāng)村當農(nóng)民,拜農(nóng)民為師。一開始,毛岸英是和毛澤東住在一起的,但不久,毛澤東就讓毛岸英搬到中央機關去住。他還問毛岸英:“你吃什么灶?”毛岸英如實地回答:“中灶?!泵珴蓶|一聽便生氣地責問毛岸英:“你有什么資格吃中灶?你應該跟戰(zhàn)士一起吃大灶?!泵珴蓶|如此“苛刻”,就是要讓毛岸英“接地氣”,讓他明白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不能搞特殊。李訥是毛澤東最小的女兒,毛澤東對她疼愛有加,但也一再告誡她,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學后,李訥過著工農(nóng)子弟般的生活,住學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課才回家。有一次,李訥離校晚,衛(wèi)士李銀橋擔心一個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瞞著毛澤東派車去接李訥。毛澤東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評了李銀橋。李銀橋委屈地說:“就是怕不安全?!泵珴蓶|嚴厲地說:“別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為什么不行?不許用車接,說過就要照辦,讓她們自己騎車子回來?!?/span>行動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為和品格。因此,毛澤東教育子女:汝是黨之子,革命是汝風,要積極投身到革命事業(yè)當中。北平解放后,首批進入北平的隊伍中就有毛岸英。他和兩名掃雷專家?guī)ьI一個工兵排,承擔了排除重要設施、處所的地雷、炸藥等重任。這其實是一項危險系數(shù)非常高的工作,但毛澤東卻沒有阻止,因為他明白:作為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必須要有為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也正因為此,當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后,在毛澤東的支持與鼓勵下,毛岸英立即就提出要參加志愿軍。當時,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勸說,毛岸英還是不要去朝鮮參戰(zhàn)了,因為毛澤東已經(jīng)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失去了5位親人。但是,毛澤東卻斷然拒絕了這一建議。后來,毛岸英的犧牲,讓毛澤東萬分悲痛。當彭德懷就毛岸英犧牲的經(jīng)過向毛澤東詳細作匯報時,毛澤東聽罷,沉默了一會,對彭德懷說:“革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戰(zhàn)士,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盡的責任?!?/span>1990年,中央警衛(wèi)局在一次清理毛澤東留下的遺物時,工作人員在倉庫的一個柜子箱底發(fā)現(xiàn)一批衣物。這些衣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卻被疊的整整齊齊。兩件襯衫,一雙襪子,一頂軍帽和一條毛巾,這些衣物已然有些破舊,看上去有些年頭了。工作人員都知道毛澤東一貫簡樸,平時對個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這些不是一般的物品,而是他的兒子,毛岸英的遺物。在毛岸英犧牲以后,這些遺物卻被毛澤東收藏起來,一藏就是26年。
當這些衣物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時,我們看到的是一位老父親對離去孩子的思念,默默的壓在記憶的深處。他要接受兒子再也回不來的事實,在毛澤東的內心深處,對這個兒子是無盡的愧疚。童年時顛沛流離,相聚短短幾年,這回又是陰陽相隔。在每一個曾經(jīng)翻身起來的深夜,他是否會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父親一樣,把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來,輕輕撫摸。我們正將偉人的“浪漫”變?yōu)楝F(xiàn)實2021年6月28日,在建規(guī)模全球第一、單機容量世界第一、裝機規(guī)模全球第二大水電站——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chǎn)發(fā)電。電站投產(chǎn)后,每年可節(jié)約標煤約196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萬噸、二氧化硫17萬噸,節(jié)能減排效益顯著。 “奮斗者”坐底萬米海底、“嫦娥五號”月球采樣返回,星辰大海的征程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已成時代序章。